不同土地利用下湖北江汉平原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528);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NMD1003)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with Land Uses in Soils Reclaimed from Wetlands of Jianghan Plain,Hubei Province
Author:
Affiliation:

TAI Ji-cheng1,2,JIN Zhen-jiang1,3,CUI Li-qiang1,PAN Gen-xing1(1.Institute of Resources,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5,2.College of Agricultur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042,3.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调查采集长江荆江段湿地围垦农田土壤的表土样品,实验室分析总有机碳(SOC)、热水溶性有机碳(HWEC)、颗粒态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LOC)及有机碳键合组分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棉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8.86±0.73)g/kg,桔园的为(9.07±0.01)g/kg,湿地的为(10.30±0.37)g/kg,稻田的为(15.57±1.92)g/kg。即棉田和桔园的总有机碳含量接近于湿地的,而稻田的较大幅度高于前面旱地和湿地的。同时,稻田的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棉田的(p<0.05);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桔园的(p<0.05);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与总有机碳一致。但是,从不同组分比率来说,湿地、稻田、棉田间HWEC/SOC、POC/SOC和LOC/SOC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桔园HWEC/SOC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的(p<0.05),棉田POC/SOC显著高于桔园的(p<0.05),桔园LOC/SOC显著高于湿地的(p<0.05)。供试土壤中铁铝键合态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钙键合态有机碳(p<0.05),且后者在不同土地利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邰继承,靳振江,崔立强,潘根兴.不同土地利用下湖北江汉平原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