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坡地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特性模拟试验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浙江省低丘缓坡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项目(RI0701)


Simulation Rainfall Experim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in Surface Runoff from Bamboo Forest Slopes Land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s
Author:
Affiliation:

ZHANG Li-ping1,ZHANG Rui-bo2,WU Xi-yuan1(1.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 Soil and Plant Nutrition,Key Laboratory of Polluted Environment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Health,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2.College of City,Hangzhou 310015)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针对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坡地水土流失过程中携带养分流失的特征,于2008年和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和安吉县,分别选择用材竹林坡地和挖笋竹林坡地,建立径流小区(面积3m×1.5m,坡度20°),设计用材林不锄草、清鞭和施肥,笋林地除草清鞭每年1次和2年1次、每年施肥1次,共3种管理方式,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手段,设定6个降雨强度(0.53~1.90mm/min),定时采集径流泥沙样,测试径流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研究不同管理方式下竹林地N和P的流失过程特征,分析流失差异的原因。结论如下:(1)在相同管理方式下,径流中TN和TP的流失量随雨强在增加,以雨强为1.01mm/min为界,小于该雨强时增加量很微弱,大于这一雨强时增加速率很快;(2)在相同雨强作用下,笋竹林地径流中TN的流失量是用材竹林地的3~7倍,但径流中TP的流失量却略小于用材竹林地的流失量;(3)泥沙中TP的流失量,笋竹林地是用材竹林地的数百倍;(4)在N和P随径流泥沙的流失过程中,产流前期浓度起主要作用,后期径流量和产沙量起决定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竹林地管理、笋用竹林地锄草、清鞭和施肥的科学合理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丽萍,张锐波,吴希媛.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坡地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特性模拟试验[J].水土保持学报,201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