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氮方式对黑土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2.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8.2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Study of N Applications Styl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N in Black Soil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好气恒温培养法,通过一次和分次供氮的方式,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黑土土壤无机态氮浓度的短期效应.结果表明:CK处理(不供氮方式)在培养期间,NH4+-N的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而NO2--N浓度则呈稳步上涨的变化态势;pH值稳定在6.0~6.3之间;硝化率则稳定在90%左右.一次供氮方式各处理NH4+-N的浓度,在施氮后第3 d时达到最大,第20 d后趋于稳定;NO3--N的浓度则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土壤的pH值与NH4+-N的浓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培养后的第3 d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在培养第10 d时,各处理的pH值趋于稳定,且明显低于CK ;而硝化率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在第20 d时已与CK无显著差异,趋于平缓.分次供氮各处理在第1次施氮1 d后,NH4+-N浓度达到峰值,之后开始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另外3次施氮后NH4+-N浓度变化与此类似,且每次施肥后第3 d和第10 d土壤NH4+-N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NO3--N浓度在第1次施氮1 d后,各处理差异不明显,第3 d达到最大,但整体上是呈稳步增长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pH值的变化情况与一次供氮的情况相似;土壤硝化率硝化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整体呈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严君,韩晓增,祖伟.供氮方式对黑土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