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底土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胡敏素组分的变化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


Changes of Black Subsoil Humin Fractions Added Large Proportion Corn Stock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往主要注重加入常量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物质中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影响的研究,而对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及其对胡敏素(HM)各组分影响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后腐殖物质中胡敏素(HM)各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土壤固碳潜力、提高土壤和环境质量,本文运用Pallo修改法将土壤HM分为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3个组分,对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黑土底土各胡敏素组分数量和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M中HMi/HMc随着土/秸比的增加而增加,高土/秸比有利于HMi的形成和积累,而低土/秸比有利于HMc的形成和积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HMi和HMc的ΔlogK值降低,分子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且随着土/秸比的增加而减少,分子复杂程度增加;高土/秸比更有利于HMi活性的提高和脂肪族结构的增加,而低土/秸比更有利于HMc活性提高和脂肪族结构的增加。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肖彦春,李凯,窦森.黑土底土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胡敏素组分的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07,(3):61~64,7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6-10-13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