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黑土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生物有效性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ts Biologic Availability of Labile Organic Carbon of Black Soil at Sloping Field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一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的活性碳组分,以分析土壤侵蚀对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以及沉积区侵蚀碳的归宿。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形部位表层黑土(0~20cm)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介于14.6~20.0mg/kg之间,低于总SOC含量的0.15%WSOC在沿坡迁移的同时,向下淋溶也很显著。MBC含量为121.5~583.6mg/kg,占总SOC的1.0%~4.7%。Min—C变化范围为52.8~115.3mg/kg,土壤Min-C差异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侵蚀显著降低侵蚀部位表层土壤Min-C、WSOC和MBC含量,沉积区土壤MBC、Min—C含量及其商值较高,而WSOC却无显著累积。相关关系表明,表层土壤Min—C、WSOC和MBC均于总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侵蚀物质的输入增加沉积区表层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碳的矿化潜力,常年处于氧化环境中的侵蚀碳可能被矿化而难以累积。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申艳.坡耕地黑土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生物有效性[J].水土保持学报,2006,(2):59~6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5-10-30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