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B2B05,2010BAC68B01,2011BAC02B01-05); 滨州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006Y06)


Effect of Different Road Protection Forests on Soil Improvement in Saline Land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uthor:
Affiliation:

XIA Jiang-bao1,XU Jing-wei2,LI Chuan-rong3,LIU Jing-tao1,WANG Yue-hai2,LU Zhao-hua1(1.Binzhou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Yellow River Delta,Binzhou,Shandong 256603,2.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in Shandong,Jinan,Shandong 250014,3.College of Forestry,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Shandong 271018)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选取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混交林、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林、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林4种盐碱地道路防护林类型,并以裸地为对照,对其土壤容重和孔隙度、pH值和含盐量、土壤养分及C、N、S含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与裸地相比,不同道路防护林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的显著效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压碱抑盐效应。随着林分类型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混交林地土壤通气、透水性及压碱抑盐效果好于柽柳灌木纯林的,而旱柳林和白蜡林地的则较差。②不同道路防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性养分含量均有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旱柳林,分别比裸地的增加49.5%,38.8%,18.9%,5.7%。③不同道路防护林下的C、N、S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元素含量表现为:C>S>N。N含量表现为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旱柳林,分别是裸地的2.8,2.2,1.5,1.1倍。C...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夏江宝,许景伟,李传荣,刘京涛,王月海,陆兆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