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变化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DA4B03);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300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Aggregate and Organic Carbon in Xinjiang Paddy Soil
Author:
Affiliation:

TANG Guang-mu1,XU Wan-li1,GE Chun-hui1,MA Hai-gang1,ZHENG Jin-wei2,LI Lian-qing2,PAN Gen-xing2(1.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 Agricultural Sparing Water,Xinjina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Urumqi 830091,2.Institute of Resource,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5)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湿筛法对新疆水稻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总有机碳随着种植水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种植水稻100a土壤总有机碳比荒地的增加了28.35g/kg;荒地开垦种植水稻后,随着种稻时间的延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250μm)和微团聚体(53~250μm)显著增加,<53μm矿物结合态团聚体则显著下降;水稳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随植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荒地开垦种植水稻有利于新疆水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提高。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唐光木,徐万里,葛春辉,马海刚,郑金伟,李恋卿,潘根兴.新疆水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