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旱塬施肥对土壤颗粒组成及其有效磷富集的影响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2.3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2)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Phosphorus Enrichment in Dry Highland of Loess Plateau
Author:
Affiliation:

CHEN Lu1,DANG Ting-hui1,2,YANG Shao-qiong2,QI Rui-sheng1(1.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AS and MWR,Shaanxi 712100)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颗粒组成及其有效磷富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土壤颗粒组成都呈现颗粒愈小比例愈高的规律,而不同施肥处理对同一粒径颗粒含量又有一定的影响。在单施磷肥(P)的基础上,配施氮肥、有机肥(NP、PM、NPM)有利于增加<0.25mm颗粒的比例,以NPM处理最为明显。长期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颗粒中有效磷水平,但也提高了土壤颗粒有效磷中水溶性磷的比例。土壤中的有效磷(包括速效磷、水溶性磷)主要富集在<2mm粒径的土壤颗粒中,<0.25mm的土壤颗粒中有效磷富集率最高。氮磷配施(NP)、氮磷有机肥配施(NPM)有利于增加<0.25mm颗粒中土壤有效磷的富集,PM处理更促进土壤有效磷在0.25~2mm粒径中富集。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璐,党廷辉,杨绍琼,戚瑞生.黄土旱塬施肥对土壤颗粒组成及其有效磷富集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