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 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7.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创新团队项目


Effec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Runoff and Sedimentation in Small River Basin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Jialing River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小流域沟道侵蚀模数低于坡面径流,仅为农耕地径流小区的1/28~1/5,3种植被恢复模式小区的1/4~1/2;各小流域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之间亦呈正相关;产沙量的多少与小流域径流面积关系不大,但不同小流域之间的侵蚀模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其差别有减小的趋势.不同恢复阶段和不同恢复阶段一次性降雨的产沙量和侵蚀模数与初期相比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特别是在植被恢复的最初几年,其减沙的效应就达到70%以上,表明植被恢复初期是体现水土保持效应的关键时间.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宫渊波,陈林武,张健,罗承德.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2-10-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