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S157.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创新团队项目
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小流域沟道侵蚀模数低于坡面径流,仅为农耕地径流小区的1/28~1/5,3种植被恢复模式小区的1/4~1/2;各小流域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之间亦呈正相关;产沙量的多少与小流域径流面积关系不大,但不同小流域之间的侵蚀模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其差别有减小的趋势.不同恢复阶段和不同恢复阶段一次性降雨的产沙量和侵蚀模数与初期相比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特别是在植被恢复的最初几年,其减沙的效应就达到70%以上,表明植被恢复初期是体现水土保持效应的关键时间.
宫渊波,陈林武,张健,罗承德.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