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东北黑土区土壤凋萎湿度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6):
东北黑土区土壤凋萎湿度研究
A Study of Permanent Wilting Point in the Northeast Black Soil Regions
  
DOI:
中文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黑土,土壤凋萎湿度,土壤理化性质,最大吸湿水
英文关键词: Northeast black soil regions,black soil,soil permanent wilting point,soil physico-chemistry properties,soil maximum hygroscopicity
基金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点击次数: 6403
全文下载次数: 23
中文摘要:
      以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调查了东北黑土区黑土类中23个土种的典型剖面,测定了土壤凋萎湿度及相关理化性质,在分析黑土土种凋萎湿度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和最大吸湿水计算土壤凋萎湿度的两种方法。研究区23个土种的土壤凋萎湿度变化为9.45%~22.67%,平均为14.90%,随厚度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3个黑土亚类中,黑土的凋萎湿度最大,白浆化黑土最小。土壤凋萎湿度与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分别利用粘粒含量一个指标,粘粒含量与砂粒含量两个指标,粘粒含量、砂粒含量和容重3个指标计算估算土壤凋萎湿度,且选取变量越多估算效果越好。也可利用土壤最大吸湿水估算土壤凋萎湿度:PWP=1.4742×MH 0.6292。对这些估算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和利用最大吸湿水估算的土壤凋萎湿度与实测结果没有差异,建议方法是可行的。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