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
采集了太湖地区3种主要水稻土(白土、黄泥土和乌栅土)的原状土柱为供试土样,利用CT扫描技术,在不破坏土体结构的前提下,准确地得出了不同深度土壤剖面上各种大孔隙的数量、面积以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种水稻土均以表层的大孔隙度最大,在30~40cm处达到一个最低点,再往下又呈波浪形变化。土柱各截面上大孔隙面积的变异系数随着深度的变化与大孔隙度相似,大孔隙度大的层次其变异系数也较大。等效直径越大的孔隙(〉5mm)在土壤不同深度下数量的变化也越大。表层上大直径(〉5mm)的大孔隙较多,在土壤剖面30~40cm以下其数量急剧减少;而直径较小孔隙(〈1mm)的数量在土壤剖面不同深度下相差不大。
吴华山,陈效民,陈粲.利用CT扫描技术对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中大孔隙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