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12.8 X87
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解译提取吉林省西部20年草地空间信息,分析该区草地时空动态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①20年来,草地面积减少40.70%。草地退化严重,主要转化为耕地和盐碱地,转移面积分别达到475799.43hm^2和303182.06hm^2;②20年来.草地总动态度为负,1980~1995年,高覆盖度草地对整体草地变化影响较大;1995-2000年.高、中覆益度草地对草地整体变化影响较大;③20年来,各类草地质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不同阶段各类草地质心偏移表现出无规律性、多向性;④总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和优势度指数整体动态呈下降趋势,分维数变化较小且接近于1,各类草地破碎度指数整体动态呈增长趋势,破碎化程度加强,总体格局复杂化。自然因素对草地退化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人类活动干扰则是主要驱动力。
李建平,赵江洪,张柏,张树清.吉林省西部草地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1):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