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山地灾害敏感性分析--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321.1 P642.2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415206)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Analysis of Mountain Hazards Sensitivity and Land Use Patterns Based on GIS--A case study in Dongchuan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与此相关的定量研究成果则较少报道。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探讨了山地灾害敏感性系数(SC)的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坡地土地利用方式对泥石流和滑坡、崩塌的综合敏感系数。发现区内对山地灾害最敏感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工矿用地、道路建设用地、>35°的未利用裸地、>25°的低覆盖草地、8°~15°和25°~35°的灌丛地以及>25°的旱地;最不敏感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水库常年蓄水位以下的土地、河滩地、密林地。根据综合敏感系数大小,对不同坡度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敏感性分区,其中,灾害敏感区占16.6%。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政府开展退耕还林和执行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何易平 马泽忠 谢洪 崔鹏 王兆印.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山地灾害敏感性分析--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4,(4):177~18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