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灌草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2.7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16年的定位土壤水分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乔灌草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年度、季节及垂直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0~100cm和0~500cm深度上,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和灌木;生长盛期乔木和灌林土壤含水量较低,草地变化不大。土壤垂直动态分析表明:乔木、灌木和草地土壤水分按照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划分,其位置和排列顺序都不尽相同,荒草地0~60cm为速变层,依次再往下60~280,280~400,400~500cm分别是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山桃林0~40,40~240,240~400,400~500cm分别是速变层、相对稳定层、次活跃层和活跃层;柠条林0~80,80~220,220~320,320~500cm分别是速变层、活跃层、相对稳定层和次活跃层;土壤干层在3种植被条件下都有存在,但以乔木垂直范围最广,历时最长,灌木次之,草地再次之,草地植被随深度下降,其水分波动越来越小;乔木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剧烈,但到100cm左右水分变化程度较小,再往下,变化又趋剧烈;灌木与乔木相似,但变化程度不及乔木强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杜峰 程积民 山仑.乔灌草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2,(1):91~9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