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集水面降雨戏流观测实验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273.1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和中科院“西部之光”资助项目


Rainfall-runoff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Micro-catchments for Rainwater Harvesting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野外降雨径流观测实验研究表明:土质集水面(自然黄土皮面、清除草草自然黄土坡面和夯实集水面)的降雨产流方式为超渗产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大,径流的产生主要是由几次高强度的暴雨引起。此类集水面的年平均集水效率在7.4%-35.5%之间,因此,增大集水区面积是保证土质集水面收集到更多雨水的基本途径。油毡、沥青和混凝土处理集水面的产流过程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小,年平均集水效率在50%-80%之间,但投资成本较高,其雨水利用方向是和设施农业相结合,修建固定集水面,发展高投入高产出农业。塑料膜集水面一次性投入低且平均集水效率较高,但寿命较短,建议利用简单临时性的移动塑料集水面收集雨水以供大田作物缺水期补灌。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小雁 龚家栋.人工集水面降雨戏流观测实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1):1~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0-09-05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