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及径流泥沙变化原因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333.4 S157.1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考虑渭河水沙变化特性,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产沙机制,应用天然时期的气象、水文资料建立了渭河产流产沙模型;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外延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泥沙过程,进而分析了渭河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70-1995年,渭河华县站平均径流、泥沙量较前期分别减少25.9亿m^3和1.11亿t,其中58.3%和55.7%是由人类活动影响所致,人类活动是渭河近年来水沙减少的主要原因。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国庆 王云璋.渭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及径流泥沙变化原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0,(4):22~2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